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专访

谈安防系统的“四化”导向及系统构架——专访广西建筑业智能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刘振洲

已有35771次阅读  发布时间:2012-08-31
   专家简介:刘振洲,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二级教师;广西建筑业智能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南宁市电气自动化协会副理事长。从事强、弱电及安防工程设计二十多年。近年来发表论文《数字视频实时监视系统的设计探讨》、《建设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应注意的若干问题》;作为编委之一参与《数字城市建设》一书的编写。
   记者:您是广西建筑业智能化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广西地区的智能建筑发展近年来发展迅速,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本地智能化发展情况及广西安防行业的相关情况。
   刘:我对广西建筑智能化发展的情况总结了三点:一是市场发展迅猛,需求趋旺;二是有显著亮点:某些项目的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某些论著和应用开了先河;三是存在明显不足:从业企业和人员缺、产品少、水平有待提高。
记者:从目前的安防技术来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是安防系统的发展趋势,请您谈一下数字化安防这方面的情况。
   刘:这里我想先谈谈安防系统的“四化”导向,然后重点针对在网络时代安防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构建数字化安防系统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安防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正成为主流的应用,其使用便捷、管理高效、联网易行、扩充良好等优异的系统性能广为人知,并朝集成化、智能化方向迈进,这就是所谓的“四化”。然而,在数字化网络化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安防系统的结构特点、安全可靠性的要求认识模糊,误认为数字化、网络化程度越高越好,偏重了使用便利性而轻忽了安全可靠性等。在此,有必要对四化进行一些解读。
  一、我们首先来谈谈“四化”的真正意义
   “四化”的提出,主要是为了满足系统的大范围、大面积、多层次、多功能应用和综合管理的需求,它是实现系统功能多样化、提高系统整体效能的有效手段。
   1、数字化作为“四化”之首,它是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有利于系统的集成,因此,在应用中应首先予以考虑;
   2、网络化和集成化便于系统的远程监控、多级管理和联动报警,也有利于整合原有资源和其他系统资源,在应用中可根据用户情况酌情取舍、配置,这里应注重的是须考虑现在及将来的软硬件的接口和兼容问题;
   3、智能化是系统的高级形式,一般包括系统管理的智能化和探测信息识别的智能化。其目的是使系统的人工管理转变为机器的自主管理、使信息的视听解释转变为机器解释。对于规模较大、监控点数较多的系统,在应用中尤应着重配备,至少应考虑配备一个良好的智能化应用平台。
   二、其次,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应怎样去构架数字化安防系统?
   第一,对网络系统应该是利用而非依赖!
   安防系统应遵循“自成系统、独立运行;可靠优先、兼顾易用”这样的原则。即系统不依赖其他任何辅助设备(或系统)独立工作、其运行不受其他辅助设备(或系统)的影响;同时分清系统的主次要求。
   第二,分清系统结构,重点辨别何为利用、何为依赖。
   系统结构分类: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广域性,对以网络为运行平台的数字安防系统的结构划分宜引入“前端系统”的概念。所谓“前端系统”, 可定义为从前端探测设备至最前沿的控制处理/监视存储设备为止的系统,或者说是在某个区域范围内设立一个前端控制中心(可称之为“分控中心”)或配置一些前端控制设备,所辖区域内的前端设备均由分控中心(或控制设备)控制处理,形成一个基本的单元系统。这样,无论多么复杂的数字系统均可根据前端系统的有无划分为“有前端系统的系统”和“无前端系统的系统”两类――这样的概念及划分是我在今年的“第九届中国安防论坛”中发表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系统设计分析》一文中提出来的。
有前端系统的系统(简称“有前端系统”):如DVR、集中式视频服务器与模拟摄像机组成前端、然后再与网络连接的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可不易受系统外其他系统和设备的影响,因而系统可靠性较高,适用于高风险防护对象的监控。
   无前端系统的系统(简称“无前端系统”):如IP摄像机与网络构成的系统。其系统主要特点是扩展性好、易实施(易接入),但系统依赖计算机网络工作,系统可靠性主要取决于网络的可靠性,建议用于普通风险防护对象的监控。
很明显,有前端系统对网络是利用多于依赖、而无前端系统则是依赖重于利用。
   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怎样去组建数字化安防系统,我总结出 “重前轻远、结构转化、低视高能”,系统设计时应着重考虑这三个方面。
   1、“重前轻远”的系统结构
   “重前轻远”即是重前端、轻远程;所谓“前端”,即前端系统;所谓“远程”,即前端系统以外的其他上位系统。
  前端系统尤如一栋大楼的基础,系统稳定可靠首先取决于前端系统。因此,首先应把设计的重心放在前端--这就是所谓的“重前端”。前端系统应尽可能做到不依赖于其它任何辅助系统(如计算机网络),能独立完成探测、监视、控制、存储等基本工作内容;实行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信息传输和存储。如网传应采用可控的认证传输、存储宜采用可靠性较高的RAID模式存储;能实现所辖范围的集中管理,并能与相关的安防子系统实现联动。
   远程系统往往多用于系统管理/值守监督/指挥调度/信息共享。所谓“轻远程”并不是轻视这些安防工作内容,而是说其可靠性相对前端系统而言要求较低,系统构成可简洁一些,避免形成“头重脚轻”的系统。
   2、“结构转化”的灵活运用
在许多场合,有前端系统和无前端系统是可以转化的,可酌情而定,举例说明:
某些系统是在原有的网络平台上建立的,如学校校园的视频监控系统。普通区域采用IP摄像机直接实行网络监控当然是最简单易行的做法,但重要场所则应作适当的改进和转化,把摄像机由无前端系统转化为有前端系统。大多数情况下要实现类似的转化是完全可行的,只需在网络设备间增加一些设备即可。
   3、“低视高能”的中心配置
   即降低对监视(监听)设备的要求、加强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减少系统对值守人员视听觉的依赖,尽量避免人为的错漏。有些地方的系统控制中心,投入大量的资金设置了繁多的监视屏、甚至是配备了豪华壮观高清的大面积屏幕墙,试想,这样做除了给视察者带来面子、让参观者发出感叹者外,对安防系统本身能带来什么有实际意义的效用呢?因此,系统设计中应简化视听设备、同时增加智能识别内容以便将视听解释转变为机器解释,提高系统的实用性--这也恰恰说明了智能化是系统发展方向的一个主要原因。
记者:您从事安防设计工作十余年。先后负责了广西多个中、大型监狱的安防系统设计和多个园区的智能化、安防系统设计。请您谈下在这十几年的设计工作中,给您体会最深的是什么?
   刘:我最深的体会是--因地制宜、以我为主。
   首先,因地制宜是指建设项目设计要有针对性,即要注重建设单位的防控特点。
   根据规范,安防系统设计前须进行现场勘查。一般将调查结果以填表的形式展现,形成“用户基本情况调查表”、“ 用户安全防范需求调查表”、“现场环境调查表”,即所谓的“安防三表”。安防三表基本上反映了用户的防控特点。
   在安防三表的基础上,重点对如下几方面的防控特点进行调查分析:
   1、用户防护风险等级:防护等级的高低与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成正比,在设计中应据此来决定系统模式的选用(模拟/数字/模数结合?单系统/双系统?)及关键设备的热备配置(分析哪些是关键设备?是否需要作热备?如何进行冗余切换?);
   2、用户单位组织结构:按其组织管理模式来决定系统结构。如对于高层/中层的两级管理单位,若无特殊要求时一般以总控/分控的二级系统构架与之对应;
   3、前端监控点、探测点的布点情况:数量的多少、分布的集散、距离的远近首先是影响系统设备的选用,进而影响系统的构成;
   4、原有资源的可利用情况:为使系统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对原有资源进行可利用分析,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系统的构成。
其次,“以我为主”是指系统方案设计应以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及建设项目的特点为依据、以建设项目的要求为目标,利用自身掌握的技术和积累的经验,对市场现有的系统设备择适选用,从积极主动的角度去构架一个系统,而不是消极被动地依赖于某些公司的某些系统设备、生搬硬套。这就是所谓的“以我为主”而非“以设备为主”。
   记者:您曾独著及参与编写了很多优秀的行业论文和书籍,如论文《数字视频实时监视系统的设计探讨》、《建设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系统设计分析》及著作《数字城市建设》等,请您谈下在您创作编写这些书籍时的感受?接下来有没有出书的计划?
   刘:写作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职称?名利?奉献?不过无论是什么,我想能留下一点东西、提出一些问题与同行们讨论总是好的。我写作主要看时机,这时机就是依赖于平时的积累、总结、归纳、提炼和升华,只有到了积累总结到一定的程度和提炼升华到相当的高度我才会去写。如在今年 “第九届中国安防论坛”中发表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系统设计分析》一文就是多年经验的总结,时机成熟时一气呵成完成的。所以说以后是否继续写文章或出书,只能看条件和机会,一切随缘吧!

[ 数字周刊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

更多>>关注我们

中自数字移动传媒新浪微博
中自数字移动传媒腾讯微博
中自数字移动传媒SNS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