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 提升车用芯片自给能力刻不容缓

提升车用芯片自给能力刻不容缓

已有29879次阅读2020-12-15标签:
   受芯片供应不足影响,传闻南北大众汽车近期陷入停产。尽管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已公开解释,这只是短期的供给紧张,情况没有传闻中严重,已经与总部、相关供应商展开协调工作,但这并未完全打消公众的疑虑。
 
  具体来看,此次芯片短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用于ESP(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的MCU(微控制单元)。在中国市场,一般10万元以上的车型,特别是中高端车型都会配备ESP。它是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一部分,能起到防侧滑作用。另一类是ECU(电子控制模块)中的MCU。ECU广泛应用于汽车各控制系统中,被喻为“行车电脑”。
 
  据报道,此次芯片断供风险还波及其他一些合资车企。虽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表示,短期供需失衡,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得到缓解,不会对汽车产业造成较大影响。但缺少芯片导致部分企业停产,这在汽车行业是头一次,笔者以为还是有必要引起足够重视。
 
  作为汽车的大脑,芯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前,人们只是对自主车企的芯片供给充满担忧。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生产正常的情况下,合资车企居然也出现了芯片断供危机,这多少有些超乎大家的想象。
 
  不少分析认为,此次汽车芯片之所以短缺,原因在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海外规模较大的圆晶厂和封测厂陆续宣布停产,再加上意法半导体工人罢工,使得供给能力不足。同时,中国汽车市场复苏超预期,也进一步推动了芯片需求增长,导致一些汽车生产面临中断风险。
 
  此外,在5G技术发展推动之下,今年消费电子领域对芯片的需求在快速增加,芯片产能遇到挑战,抢占了部分汽车芯片的产能。所以,才有了“手机业打仗,汽车业遭殃”的业内调侃。
 
  应该说,这些分析都有道理。但从更深层次看,还在于我国汽车芯片供应链过于依赖海外市场,芯片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空心化”,以至于芯片自给能力严重不足。
 
  据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自主汽车芯片产业规模仅占全球的4.5%,而我国汽车用芯片进口率超90%,先进传感器、车载网络、三电系统、底盘电控、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等关键系统芯片过度依赖进口。比如,电动汽车中价值仅次于动力电池的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98%以上需要从国外进口,且价格是国外的1.2倍至1.8倍。英飞凌、瑞萨、安森美、仙童、东芝等外国企业控制了全球八成以上的IGBT市场份额。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程度越来越高,芯片的使用量也在急剧增加,芯片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通过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提升车用芯片自给能力,避免“卡脖子”风险,已刻不容缓。(作者:杨忠阳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