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 原子级晶体管制造在柔性材料上实现

原子级晶体管制造在柔性材料上实现

已有24902次阅读2021-06-21标签:
 
多年来,超薄、灵活的集成电路一直是个工程目标,但技术障碍阻碍了实现高性能所需的设备小型化程度。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制造技术,可在柔性材料上生产出长度不到100纳米的原子级薄晶体管。17日发表在《自然·电子学》上的一篇论文详细介绍了这项技术。

 

研究人员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所谓的“柔性电子学”越来越接近现实。柔性电子产品可弯曲、可塑形且有高效的计算机电路,可穿戴或植入人体,执行与健康相关的任务。

 

在适用于柔性电子产品的材料中,2D半导体因其出色的机械和电学性能,比传统的硅或有机材料更有应用前景。

 

迄今为止的工程挑战是,形成这些几乎不可能的薄设备需要一个过程,对柔性塑料基板来说,该过程热强度太大,会导致这些柔性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熔化和分解。

 

此次,研究人员在一层涂有玻璃的实心硅板上,形成了一个原子级的2D半导体二硫化钼薄膜,上面覆盖着微小的纳米图案金电极。由于该步骤是在传统的硅基板上进行的,因此可以使用现有的先进图案化技术对纳米级晶体管尺寸进行图案化,从而实现在柔性塑料基板上无法达到的分辨率。

 

被称为化学气相沉积的分层技术,一次只生长1层原子的二硫化钼薄膜,厚度相当于3个原子,但需要温度达到850摄氏度才能工作。相比之下,由聚酰亚胺制成的柔性基板在360摄氏度左右就会失去形状,在更高的温度下会完全分解。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首先在坚硬的硅上形成这些关键部件的图案,并让它们冷却,这样就可以在不损坏的情况下应用这种柔性材料。只要在去离子水中简单“洗个澡”,整个设备堆叠就会剥离,完全转移到柔性聚酰亚胺上来。

 

经过一些额外步骤后,研究人员制造出了柔性晶体管,其性能比以往用原子薄型半导体生产的任何晶体管都高出几倍。研究人员说,虽然可以构建整个电路,将其转移到柔性材料上,但后续层的某些复杂情况使得转移后这些额外的步骤变得更容易。

 

最终,包括柔性聚酰亚胺在内的整个结构只有5微米厚,约是人类头发的十分之一,这意味着可在给定面积内安装更多晶体管。同时,这些设备能在低电压下运行时处理高电流,高性能、速度快、功耗低,且过程中可散热。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