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 夹在中美之间,前三星高层这样看韩国半导体

夹在中美之间,前三星高层这样看韩国半导体

已有21146次阅读2021-11-08标签:
 留给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韩国芯片大厂的时间不多了。本月8日前,这些公司就要在美国政府的要求下,提交供应链信息,包括芯片库存、技术节点以及销售记录等敏感商业机密。

 

我想,美国是在索取信息来衡量中国的半导体采购趋势,通过这些信息,他们可以控制芯片的供需,可以作为反华战略。

 

近日,三星前高管Daeje Chin(陈大济)在接受韩媒的采访时表示,美国向各大企业索要供应链信息的目的是掌握中企信息,而中美半导体之争让韩国半导体有机可趁。


中韩半导体实力比较


从半导体市场份额来看,韩国领先中国。全球半导体市场年产值在4500亿美元左右,各国所占份额:美国约50%,韩国约20%,欧洲约10%左右,日本约10%,中国大陆和台湾各占5%左右。

 

但就存储器这一细分市场,韩国就占据约 70% 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韩国在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方面有强大的购买力,有利于韩国本地半导体生态链的发展。三星或SK海力士有采购半导体设备或材料的需求时,大多数情况下能在其国内的设备和材料公司得到满足。这说明韩国在半导体生态链的完整性较为领先。

 

反观中国,虽然是制造大国,但却在芯片零部件和材料上严重依赖海外进口。


陈大济表示,中国从 2015 年开始在半导体行业进行大规模支出,并正在追赶韩企,但目前来看进展不太顺利。

 

原因是现今与几十年前相比,半导体技术变得极其难。后来者很难在技术水平上赶上领先者。


他说,“从1983年到2015年,三星在中国花费了大约300万亿韩元。某种程度上,中国正在花费三星在中国花费的钱来追赶三星。

 

此外,中美贸易争端也阻止了中国使用拥有美国知识产权的设备。中国一直在并购半导体公司,但这条路也因为贸易争端而被封锁。

 

韩国芯片设计厂面临两大困境

 

在中低端芯片方面,中国占据一定的优势,电热毯或电饭煲等消费类市场市场绝大部分被中国占据。中低端芯片厂商数量上,中国大约有3000家, 相比之下,韩企只有大约 100 家。

 

韩国芯片设计企业面临的困境在于,芯片一直朝着集成度越来越高的趋势发展,过去那些拥有核心技术的小型芯片设计公司被大公司收购,其芯片的知识产权也归为大公司所有,这导致韩国小型芯片设计厂商在行业中没有立足之地。

 

而且,韩国成立无晶圆厂创业公司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在系统级芯片领域。这个领域需要有完善的生态圈,需要有很多公司做系统级芯片。但在韩国,只有三星电子、LG电子、现代汽车、SK海力士和韩华在生产终端产品。这方面的不足,使得韩国消费电子产业的衰落。在 2000 年代,韩国约有 40 家手机公司。现在只剩一个三星。

 

此外,系统级芯片需要针对特定场景和市场来研发,这要求企业了解系统级芯片的信息和趋势,并对这些领域的市场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尤其是当下火热的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驾驶和可穿戴市场。“大学毕业生要创办半导体创业公司是不可能的,”在成立初创公司之前,他们需要在固定公司的工作经验。


“K半导体”战略:韩国不应集中在存储领域


在全球半导体角逐激烈的情况下,韩国也提出“K半导体”战略,豪掷270万亿韩元用于巩固存储半导体世界第一的地位,并争取系统半导体也成为世界第一。 


陈大济认为,韩国政府应该把精力集中在非内存领域,而不仅仅是存储领域,以便整个韩国的芯片产业都能成长。仅靠三星,韩国很难保持其芯片竞争力。三星、台积电、英特尔和SK海力士都是购买高端半导体设备的厂商。韩国的支出需要集中在这方面。


同时,韩国的芯片生态系统要平衡增长,就需要有专注于基础技术的组织。像其他许多国家一样,多设立研究实验室专注于未来五到十年的需求。


卖材料和设备给中企成韩企机会


陈大济认为,韩国在半导体材料和设备方面存在机会让中国企业购买,尤其是汽车和电池领域。设备方面,韩企虽然赶不上ASML,但毕竟能提供三星或SK海力士所需的设备。而在材料方面,韩企虽然不及日本,但还可以制造通用材料。

 

写在最后

 

“中美半导体相争,日韩欧坐收渔利”的说法早有耳闻。从陈大济的表态也可以看出韩国正费尽心思从中获得发展机会,例如半导体材料和设备。中国在中低端芯片市场具备优势,一心想向高端市场发展。


韩国若能提供更高性能的材料和设备供给中国,以多元化中企供应链也未尝不可。但目前来说,韩国的半导体材料和设备不一定能够达到中企的要求。

 

另外,中国要突围半导体可借鉴韩国。前几年,韩国半导体产业遇到了一些被“卡脖子”的事件。美国曾要求就早已签订的韩美FTA进行重新协商,还就家电、太阳能等产品进行了多次加收关税威胁。三星、SK等韩国大企业面临美国多重压力。最终,三星、SK等韩企在美国投资建设半导体工厂成了妥协措施之一。

 

前年,韩日两国发生贸易摩擦。日本先是针对韩企对日依赖性强的半导体生产原料限制对韩出口,后又将韩国移出贸易“白名单”,限制更多产品对韩出口。当时,韩国半导体业界愁容满面,同时也促使韩国决意走上半导体自力更生发展之路。

 

半导体产业的意义早已超越经济范畴,外交、安全、经济等问题盘根交错。多国大力发展半导体给中国带来的紧迫感,也加大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力度以及企业的发展速度。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