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 ​国产工业传感器还存在哪些卡脖子技术?

​国产工业传感器还存在哪些卡脖子技术?

已有10968次阅读2023-03-09标签:
 工业传感器不仅性能指标要求苛刻,种类也非常繁杂。从功能上来说,工业传感器分为光电、热敏、气敏、力敏、磁敏、声敏、湿敏等不同类别。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其中涉及的几种重要传感器包括:三维视觉传感器、力扭矩传感器、碰撞检测传感器、安全传感器、焊接缝追踪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等。
在智能制造的传感器应用领域,不同行业间的差距非常大。对于石油化工等流程工业来说,需要用到的新型高端工业传感器较少,但在高端制造领域,传感器的国产化率还很低。智能制造所需的某些特殊部件,如需要耐高温高压的传感器,国内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还是有些差距。
在航天、军工等领域,为了做到自主安全可控,可以不计成本地生产研发、生产部分高端传感器。但是应用到工业领域,目前阶段还是采购进口产品比较划算。对于高端电机、视觉、力觉等高附加值的传感器,我国现在还无法大规模生产,只能依赖进口。为了追求整个系统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又连带许多传感器也要使用进口产品。
另外,早期,我国智能制造设备大都是从国外进口,造价很高。后来国内设备企业引进、消化之后,实现了自主生产,但是为了选型方便以及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传感器一般还是采用原厂产品。
目前,国产工业传感器还存在一些卡脖子技术,例如:
1. 制造工艺水平有待提高:与国外相比,国内工业传感器的制造工艺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在某些关键生产环节上,国内工业传感器存在一些缺陷,导致产品性能不能达到最佳状态。
2. 产品研发能力相对较弱:国内工业传感器在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新产品开发速度较慢,研发成本较高。
3. 品牌影响力不够:相较于国外知名品牌,国内工业传感器的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难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份额和竞争优势。
4.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虽然国内工业传感器在传统技术的应用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高端技术领域中,如MEMS技术、微纳米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还有待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国内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这些卡脖子技术也将逐渐被突破。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