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国产机器人两个突破点:国标和特色机器人

国产机器人两个突破点:国标和特色机器人

已有102225次阅读2012-12-12标签:国产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随着新型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及汽车等传统产业需求的增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迅速的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14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需求国。201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销售量为22600台,同比增长51%,增速保持世界第一,成为继日本、韩国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中投顾问机械行业研究员李文倩认为,经过近10年的发展,机器人在我国的应用逐渐扩大,不仅走进了工业制造领域,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普及。制造方面,国内企业处境内忧外患,牵制因素颇多,并且无法在短时间内弥补。为国内企业赢得生存空间及发展机遇,可考虑以“国标” 出台以及特色机器人为突破点,限制外企在国内市场过度扩张的同时还符合我国现时发展状况。
 

  国产机器人举步维艰。国产机器人制造的最大弱点是制造格局缺乏凝聚力,技术水平低端化是其中一方面因素,政府的“放任自流”才是关键。以航空制造领域的中航工业集团为例,其拥有的多间子公司及研究机构覆盖了飞机制造的整个流程,为自主研发提供完备的条件。然而机器人制造领域的国企比例远远低于民营企业,并且没有一个国企在完善产业链条方面有突出成绩,研发进程仍停留在表面。
 

  国产制造标准应尽快出台。机器人市场混战10年后,市场状况亟待规范,业内人士均期待相应标准的出台。预计新标准对外企在我国的扩张起到缓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内企业保留生存空间。部分有实力的企业甚至可以借此机会迅速成长,提高市场占有率。
 

  具有特色的机器人是国产品牌的突破口。反观高校的机器人制造,不论功能的多样化及制造的可靠性均属上乘,其创新能力更是频频获得国际奖项承认,鉴于量化生产遭遇的重重困难,创意无法进一步传播。就这一方面,相关企业应予以重视,加强与高校合作,为国产创意提供支持及平台,凭借创新能力走进制造市场。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指出,国产制造标准应尽快出台,对我国市场进行规范。加强与高校合作,将高校的创新力量充分利用起来,同时从小型的特色制造入手,是国内企业抵抗外企进攻的最佳砝码。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