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国内机器人产业快速崛起 市场需求增速列全球第一

国内机器人产业快速崛起 市场需求增速列全球第一

已有102613次阅读2012-12-20标签:中国机器人 新松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成本倒逼机器代替人


  《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工业、服务机器人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予以重点扶持。


  规划指出,我国将攻克一批智能化高端装备,发展和培育一批高技术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核心企业,将重点发展公共安全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平台和模块化核心部件等四大方向。在政策扶持下,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制造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用工荒”、“高成本”等因素交织叠加在一起,凸显了当前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同时也“倒逼”有潜质、有能力的企业在转型升级的阵痛中寻找新出路,市场将重新洗牌。在用工成本大幅上涨的背景下,使用机器比使用人工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而且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


  近两年,国内各省、市设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均有所上调。其中,广州市的月度最低工资涨幅为20%左右,上海为15%,其他省市上调幅度在10%-20%之间。我国制造业企业大多属于加工贸易型企业,产品附加值低,毛利率不高,人力成本大幅上升压缩了加工企业的盈利空间,成本倒逼制造商向智能、高效模式转型。


  分析人士称,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在“十一五”期间发展较快,从2004年3493台的年装备量,增长到了2010年的14978台,年复合增长率达27.5%。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普通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正逐渐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高端领域向普通加工制造企业延伸。例如,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每年将新增40-60座,与之对应的用于物流、搬运的移动机器人市场也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国内机器人市场将达到500亿元,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智能装备行业进入高速成长期。有关行业专家预计,未来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25%。

  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介绍,2006年以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开始启动,国内市场需求强劲,年新安装工业机器人为5000-10000台。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工业机器人新安装数量增速减缓,但2010年就出现了强劲反弹。预计2012-2015年需求增速将达到30%以上,2013年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将达到8.5万台。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更新,人与新型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式控制、机器人感应系统以及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完善,将满足用户更高、更广泛的市场需求,专用机器人的装备数量将大幅上升。据专家测算,2010-2013年将新安装80000台专用服务机器人,主要集中在救护和保安机器人、农业机器人、物流系统、检测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和多功能移动机器人平台等领域。


  短兵相接与狼共舞争市场


  目前,世界工业机器人装机总量已达到一百多万台,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以汽车制造业为例,每万名生产工人占有机器人的数量,日本为1710台,意大利为1600台,法国为1120台,西班牙为950台,美国为770台,中国还不到90台。如果考虑到制造业整体对机器人的需求,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有鉴于此,国际机器人产业巨头纷纷在华建厂,全力拓展中国市场。


  中国机器人生产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是巨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则是要与狼共舞,跟国际巨头短兵相接,争夺市场。


  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表示,机器人的制造及应用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发展机器人产业应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机器人的广泛使用是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关注程度,“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对工业机器人产业予以重点扶持。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化正处于关键的转折点,如果政府能够在基础科学方面组织攻关,在市场开拓方面给予国内优势机器人生产企业更大的扶持力度,我国机器人产业将步入发展快车道。


  业内专家认为,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典型的实践性技术,应用是技术进步的动力。目前,我国已经能够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平面关节型装、点、搬运、码垛机器人等系列产品,不少品种已经实现了小批量生产。但在基础零部件制造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器方面的差距尤其明显,造成关键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影响了国内机器人生产企业的竞争能力。


  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复杂的竞争环境给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强劲的大背景下,如果能在发展中解决存在的问题,“中国制造”的机器人将走得更快、更远。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