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 专家:治理PM2.5不能光靠“启动应急方案”

专家:治理PM2.5不能光靠“启动应急方案”

已有101814次阅读2013-01-30标签:PM2.5 空气重污染 对应方法

    1月中旬的华北被雾霾笼罩。


    几日消停之后,雾霾天气“卷土重来”。1月23日早6时,中央气象台再次发布大雾蓝色预警,北京市发布大雾黄色预警,污染达到六级严重程度。雾霾天早已不是一城一地的噩梦,2011年年底有环保部门统计显示,一些大城市的灰霾天数,已经达到全年的3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全年的一半左右。


    当PM2.5之害越来越清晰地摆在眼前,如何揭去危害健康的“灰盖子”?


    “各地政府都在探索启动空气重污染日的应急方案,但种种方案仍在起步阶段,缺乏法律保障,也有待细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主任周宏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表示,治理PM2.5应被视作一种长期行为和一场全民行动。


    “公众不仅自身要节能减排,也要对PM2.5的几大源头起到监督作用。”有受访专家建议,环保部门应设立统一监督举报电话,遇到重大、明确的PM2.5污染源,一接举报查明,快速启动“叫停”机制。


    治雾霾,须先知PM2.5从何而来


    PM2.5这一学术名词,早已随着雾霾天的“扩散”而家喻户晓。


    所谓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肺的颗粒物。既有研究显示,虽然粒径小,PM2.5却富含大量的毒害物质,其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长,输送的距离远。还可能深入肺泡“沉积”,对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均是一大“杀手”。


    下面这组数字,或许能从一个侧面说明PM2.5的危害。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于2012年12月发布的《危险的呼吸——PM2.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中称,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因PM2.5污染造成的早死人数达7770人,经济损失达61.7亿元。若四城市PM2.5浓度无改善,2012年这四所城市因PM2.5污染造成的早死人数将达8572人,经济损失将升至68.2亿元。


    作为危害公众健康及经济发展的一颗“毒瘤”,PM2.5从何而来?周宏春认为,弄清此问题是迈向治理雾霾天的第一步。


    据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邵敏介绍,PM2.5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污染物,“几乎所有污染物都会在其中有所体现”。PM2.5的相当一部分,是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挥发性有机物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


    目前学术界的共识是,汽车尾气、煤烟和工厂排放构成了PM2.5的三大主要来源。以北京为例,据北京市副市长洪峰在2012年的北京市“两会”上披露,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通过对PM2.5来源的分析发现:北京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占22%,煤炭燃烧排放占16.7%,全市1.5亿平方米的建筑工地所产生的扬尘占16%,水泥厂、汽车喷漆等工业喷涂占16.3%,农村养殖、秸秆焚烧占4.5%,剩下的24.5%主要是周边河北、天津等地区带来的。


    “目前,我国对于污染源的监测还是比较粗放,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更细化。以机动车尾气排放为例,小轿车、大卡车的尾气分别产生了多少比例的PM2.5?这一步如果能监测到,整治起来会更有针对性。”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治理污染和改革一样,需要逐步调整和推进,摸清污染源是关键一步。每个地方PM2.5的来源不一样,监测的目的,归根到底在于更好地解决问题。”周宏春也表示。


    应急机制缺乏法律保障


    针对几度笼罩华北地区的雾霾天,北京等地已持续启动了几轮应急方案。但马军坦言:“目前我国关于PM2.5的治理还是以‘应急’为主,往往是到重度污染了才出台紧急措施,并且方法上也是刚刚起步,经验匮乏。”


    周宏春告诉记者,目前面对雾霾天,我们的对应方法还很有限。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