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物联网时代: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物联网时代: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已有101575次阅读2013-02-03标签:制造业信息化 物联网技术

    制造业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改造提升制造业的全局性、持续性、服务性和基础性的系统工程。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通过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使信息到达不同目标,实现共享,从而实现“物-物”相联。制造业信息化要实现从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服务到回收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物联网技术正好具有这一优势。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数据仓库、信息安全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并与制造技术、特别是集成协同技术、制造服务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融合,形成了制造业信息化的核心使能技术,带动制造业信息化不断迈上新台阶,推动我国制造业持续发展。制造物联技术以嵌入式、RFID、商务智能、虚拟仿真与建模等技术为支撑,实现产品智能化、制造过程自动化、经营管理辅助决策等应用。


    如今,众多制造业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促进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精益化;上游供应链供应与物流更加准时化和精益化;制造业的竞争格局已经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制造物联正在向全生命周期有效管理拓展。制造物联的实施,对我国制造企业强化精细管控能力、抢占产品售后服务市场、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打造自主品牌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十二五”期间,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将站在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为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振兴十大产业、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云制造、集成协同技术和制造物联技术等给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注入了新内涵、新活力,并将对制造服务关键技术标准的形态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加快提升传统制造业的关键之一是要积极地推进制造业的信息化进程,在物联网的崛起与影响下,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大型制造企业引领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同时,随着国际制造业格局的变化,加快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步伐,发挥制造物联技术在制造业信息化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推动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信息化正在重塑制造业竞争的新格局。


    重构产业价值链


    信息技术的扩散推动了制造过程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传统制造业工艺过程中有大量的“konw-how”等隐性知识,它决定着企业产品的质量、功能等,是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来源。信息技术的扩散正在改变这一格局,各种智能化的生产装备(数控机床、贴片机)和先进的管理系统集成(PDM、ERP、SCM)整合了生产的诀窍、成熟的工艺、科学的方法、先进的理念,是先进生产方式的重要体现,是创新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载体。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