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机器视觉:寻找传统工业之外的机遇

机器视觉:寻找传统工业之外的机遇

已有87728次阅读2014-08-29标签:

上世纪70年代中,MIT人工智能实验室正式开设“机器视觉”课程,近半个世纪来机器视觉持续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全球性的研究热潮,使得机器视觉获得了蓬勃发展,机器视觉在工业制造领域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在不适合人类工作的环境中,利用机器视觉代替传统人工测量/试;或用于需要高性能、精密机器视觉组件的专业设备制造领域。但总体来讲,机器视觉不仅依然一个相当新且仍有很多工作要做的研究领域,更是一个深藏无限潜力的金矿。

在此次采访中,大部分的厂商的关注焦点都更贴近大众生活相关,放在了消费电子、可穿戴产品、汽车ADAS以及智能化监控等领域。比如CEVA公司投资者关系与企业传播副总裁RichardKingston就透露“我们已经将计算机视觉DSP授权许可予八家企业,其中包括三家移动领域的OEM厂商。”加拿大CogniVue公司业务开发副总裁TomWilson认为“可穿戴和汽车领域将存在非常强烈的增长机遇。”

视觉处理向3D跨越

随着谷歌正式发布了ProjectTango后,3D机器视觉变得愈加热门。“我们认为消费领域3D处理的主要应用会是3D成像、自然用户界面(NUI)和3D视觉应用,比如PC、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其它消费类设备。”Kingston表示。

业界追寻3D视觉的最大原因还是为了解决2D机器视觉的固有局限,若能更好的实现在分割(分离近景和远景)、照明(用于人脸识别时)、相对位置(场景中的物体)等方面的功能,许多应用可以通过采用3D空间信息简化并提高视觉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但无论是3D传感器(例如飞行时间法(ToF)相机)、或以2个2D图像传感器实现的立体传感器,他们对处理能力的要求都更高。“立体匹配(使用来自两个图像传感器输入)要求差异映射来生成3D景深图。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计算机视觉问题,学术界也积极研究来优化立体识别算法。”CogniVue公司业务开发副总裁TomWilson指出。每一种实现3D传感的方法都存在性能上的折衷,CogniVue目前在开发一种算法,能针对低成本3D传感器有效计算其视差图。

处理大量实时数据需要密集的计算能力。若是想实现稳定的3D传感地图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对那些低功耗的设备来说。“CogniVue的APEX图像识别处理(ICP)技术能在电量有限的3D视觉应用中发挥关键作用。”他补充道。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