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建筑业仍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相差甚远

建筑业仍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相差甚远

已有83961次阅读2014-12-05标签:建筑 新型城镇化
   2014年12月4日,在2013—2014年度“广厦奖”获奖项目企业经验交流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叶明处长称,当前我国房屋建造整个生产过程中,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的传统建造模式仍然具有普遍性,建筑业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相差甚远。
 
  叶明表示,住宅产业现代化与建筑产业现代化两者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范围及角度有些不同。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说,叶明认为传统的生产方式的普遍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施工建造工艺、工法落后,技术集成能力低。二是现场施工以手工操作为主,工业化程度低。三是项目以包代管、层层转包,工程管理水平低。四是依赖农民工劳务市场分包,工人技能素质低。五是设计、生产、施工相脱节,整体综合效益低。尤其是设计、生产、施工的脱节问题,由此造成房屋建造的整体质量不高,整体效益偏低。
 
  叶明称,目前企业管理方法仍是粗放的。项目的以包代管、层层分包转包,设计和施工的脱节,这些问题都是管理方面的问题,管理的方法很粗放。从劳动力的素质来看,综合素质是偏低的。从生产手段、生产资料来看,也是落后的。从生产要素的这四个要素来说,大体上归纳起来在这四个方面,由此造成我们的房屋建造质量和效益是低的。

  而生产方式决定了生产质量、效益和资源消耗的水平,其实根源是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了质量、决定了效益、决定了资源环境的消耗程度。所以当前建筑产业现代化也好,还是住宅产业现代化也好,关键问题是如何转变发展方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和大的背景。
 
  在谈到对策问题时,叶明建议,当前存在问题的对策机制有以下六点:首先要建立推进机制,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工作;二是遵循市场规律,不能盲目地用行政化手段推进;三是要研究体制机制,体制机制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四是要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五是要激励技术创新;六是要加强职业技术培训。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