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深圳新电价机制获批准 电网三年累计减收24亿

深圳新电价机制获批准 电网三年累计减收24亿

已有82392次阅读2015-01-20标签:电力
  作为电改的新动作,近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深圳市输配电价改革试点首个监管周期电网输配电准许收入和输配电价。
 
  2015年-2017年深圳市电网输配电价水平分别为每千瓦时0.1435元、0.1433元和0.1428元,比2014年的每千瓦时0.1558元下降1分多钱。
 
  根据预测,2015年-2017年深圳供电局销售电量分别为778.45亿千瓦时、811.02亿千瓦时和846.71亿千瓦时。据此测算,深圳供电局在2015年将减少近7亿元经营收入,三年累计约减收24亿元。
 
  国家发改委称,此次核定深圳市输配电准许收入和输配电价,标志着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迈出实质性步伐。改革的最大亮点是,改变了对电网企业监管方式,电网不再依靠购销差价获利,政府对电网准许成本、准许收入实行监管,制定独立输配电价。
 
  输配环节成本待公开
 
  核定输配电价是电价体制改革的关键。与外界预期相比,深圳输配电价水平高于之前的估计,也高于发改委批复的部分省份电力直接交易输配电价。
 
  在明确平均输配电价同时,发改委公布深圳分电压等级的输配电价,电力用户或市场化售电主体可按其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支付输配电价。
 
  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复核定浙江、江苏和重庆电力直接交易试点输配电价,输配电价(不含线损)标准分别为,浙江省每千瓦时0.119元,江苏省每千瓦时0.129元,重庆市每千瓦时0.113元。对比发现,三地价格水平均低于深圳。
 
  根据深圳试点方案,输配电价总水平等于输配电总准许收入除以总输配电量;准许收入=准许成本+准许收益+税金。准许收益等于可计提收益的有效资产乘以加权平均资本收益率。准许成本由折旧费和运行维护费构成。
  折旧费是指电网企业按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输配电固定资产原值和定价折旧率计提的费用。运行维护费是指维持电网企业正常运行的费用,包括材料费、修理费、职工薪酬和其他费用。
 
  一位深圳本地电力企业人士认为,电网输配环节成本一直处于模糊状态,准许成本涉及的项目复杂,并且不对外公开。下游电力大用户对降低输配价格的呼声很大,如果中间环节价格水平确定,电厂也可以据此确定自身在市场经营中的策略。
 
  此外,在终端电价中包含多项政府基金及附加,如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农网还贷资金、城市公用事业(2264.082, -172.52, -7.08%)附加、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等。原国家电监会数据显示,2009年随销售电价征收的政府性基金和附加,全国平均水平为26.83元/千千瓦时。
 
  根据发改委要求,输配电价改革成果要惠及广大电力用户,要求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根据2015年输配电价水平降低情况相应下调深圳市销售电价。
 
  上述电力企业人士认为,当前深圳电力总体供大于求,输配电价确定后,未来终端电价的降低主要由发电企业让利,“电厂之间争夺电量的竞争加大,是大势所趋”。如果未来放开售电侧市场,由于输配环节定价偏高,售电侧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也将受挫。
 
  扩大试点范围
 
  深圳输配电价出台仅是电改的一部分。从改革的逻辑上,在制定独立输配电价、改变电网经营模式后,需要搭建独立交易平台,通过配套改革建立新电力市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目前深圳市发电企业、用户正在等待改革后新价格机制的建立。
 
  根据《深圳市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案》,在独立输配电价体系建成后,积极推进发电侧和销售侧电价市场化。鼓励放开竞争性环节电力价格,把输配电价与发电、售电价在形成机制上分开。

  参与市场交易的发电企业上网电价由用户或市场化售电主体与发电企业通过自愿协商、市场竞价等方式自主确定,电网企业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参与电力市场的用户购电价格由市场交易价格、输配电价(含损耗)和政府性基金组成;未参与电力市场的用户,继续执行政府定价。
 
  此外,在深圳市电网试点后,国家发改委已批复内蒙古西部电网启动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正在着手制定相关方案。2015年将在此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完善政策,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为全面推进输配电价改革创造条件。
 
  有电力专家认为,应尽快推动试点范围的扩大,改变电网经营模式,建立独立的调度、交易平台,为后续电力市场化改革奠定基础。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提醒,与其他省市相比深圳试点具有极强的个性,深圳电网不是一个完整的省级电网,基本没有交叉补贴,发电侧的情况也与大部分省差异较大,输配电价试点需要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