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当机器人与人类一样,可以彼此学习、塑造、改变、进化——虎嗅君不禁惊恐地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暗黑面。

当机器人与人类一样,可以彼此学习、塑造、改变、进化——虎嗅君不禁惊恐地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暗黑面。

已有83024次阅读2015-02-05标签:
  当机器人与人类一样,可以彼此学习、塑造、改变、进化——虎嗅君不禁惊恐地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暗黑面。
 
  上周,百度于美国硅谷举办了其首次海外The Big Talk,会上多位硅谷在深度计算、人工智能方面的前沿专家分享了当前全球领先的科研成果和理念,其中康内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创造性机器实验室负责人胡迪·利普森(Hod Lipson)分享了他所在实验室的最新成果——具有自我知觉并能自适应环境的下一代机器人。
 
  用大数据培育机器人,以深度学习来完成机器人的自我知觉
 
  利普森跟大家探讨的是目前已经起步的一项机器人技术,叫机器人的自我知觉(self awareness)。“这不是一项你要在明天才能见到的技术,我打赌这是你在有生之年就会看到的技术。”
 
  利普森给自我意识的定义为为一种自我想象(self imagine)的能力。他打了个比方,你能想象自己明天要去海滩吗?你能想象出海洋的味道吗?你能现在去感知到沙子吗?你能想象你在我眼里的样子?
 
  “为什么你能够想象你并没有真正经历过的情境,就是因为自我知觉,你是有意识的。从某种程度而言,你并不是基于你确实经历过的经验来做出决策的。这就是我所描述的自我知觉的定义,这是我们人类有——而我们希望机器最终也有的能力。”
 
  “达尔文说过,并不是最强壮的物种或是最聪明的物种才可以生存下来,而是最能够对环境做出反应、变化的物种最终生存了下来。所以适应非常重要。十多年前,我们开始了决定不再只是设计、制造机器人,我们要培育(breed)机器人。”

1.pic.jpg

   利普森所说的机器人其实包含两个层面的,一个是用超级计算机模拟机器人(模拟器),另一个是通过3D打印机制造机器人。

 

  那什么叫做培育机器人呢,利普森解释说:“我们会根据机器人的表现来对其’奖励’,做得好的就复制他们并在一些地方做出小的改变,这样它们在特定任务里——比如在地板上爬行就会越做越好,因此他们就会被复制更多。这样,我们让进化不断持续,最终得到有意识的机器人。”

 

  “我们用3-D打印机把这些机器人制造出来,让他们从虚拟的环境里走到真实的世界里。这些机器人是经过深度学习技术不断培育出来的,而不是由人直接设计出来的。这很令人激动。虽然目前还只是塑料,但我们未来会吧它打印成钛的。

 

  现阶段,我开始设计更复杂的机器人。其中一个不可思议的机器人,它有风动引擎,它可以跳起来,可以在地上翻跟斗,我正在跟我的同事们证明,这种培育机器人的技术是能够成功的。因此我们制造了这个机器人。我们把它放进了一个大笼子,他们在这个笼子里不断地向前向后翻跟头等,你能看到这些动作是随机的自我完成的,也就是说它正在学习如何走路。

 

  “我们从机器人身上收集数据,通过传感器收集传感数据、捕捉动作的数据以及机器人所感受到的数据。我们将所有这些数据收集起来,并用于培育模拟器。因此,不只是给模拟器以数据,我们现在同时给机器人和模拟器”喂食“数据。因此,机器人的表现现在越来越好,我们的机器人同时有了自我模仿及自适应的能力。

 

  ”机器人已经开始可以在它的环境里学习自我模仿并基于此进行直觉判断。当事情并非它所直觉判断的,它就会加上自己的自我想象。接下来让我给你们展示这种机器人。“

3.pic.jpg

   ”这些机器人会学习走路。他们首先会创造很多假设,通过它的发动机去随机移动并感知,感受左右的摇摆。它们会收集所有这些数据并生成他们的假设/判断。

 

  为了测试它们的自适应能力,我们做了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我们掰断了它的一条腿。你能看到它自己通过自我想象进行的自适应,它的自我想象里失去了一条腿。你能看到这条粉红色的腿比其他的短。用这样的新的自我想象,它找到了新的方法去前进。

 

  “你知道,如果说我要去设计一个缺一条腿的机器人,我可以制造一个运行更好的机器人。但这里的我们做的不是说通过传感器告诉机器人它少了一条腿,而是让它自我感知并动态地改变。机器人的自我想象改变了,于是机器人的行为方式就改变了。换句话说,它自适应了。”

 

  机器人可以思考自己的思考

 

  “截止到目前我展示给你们的是,机器人根据自己的机械构造身体来进行适应,但你能想象吗,机器人可以思考自己的思考。

 

  机器人不是自我塑造,而是塑造彼此。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理念,人类就是彼此塑造的,你塑造了我,我也塑造了你。你可以思考,我可以想你在想什么,你可以想我是怎么想你的,循环往复。而我们也可以这么用于机器人。”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