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违规排放按日计罚 河南严治小印染

违规排放按日计罚 河南严治小印染

已有82151次阅读2015-03-03标签:纺织机械
  当时,安阳规划了10万吨针织印染等9个项目,由于资金不到位、企业变故等原因,至今大多数项目没有建成。2012年12月,和合印染集团在扶沟总投资15亿元,年产 1.8亿米高档面料印染项目现仍在建设中。
 
  袁建龙表示,虽然印染是河南纺织的薄弱环节,企业少且规模不大,但印染产业毕竟是排污重灾区。莫把弱势当没事,治理污染迫在眉睫,企业必须把它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已实施的新环保法采取了一些严格的措施,监管手段出了硬招,如查封、扣押,特别是根据公众意见,又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针对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又设计了按日计罚。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秘书长林琳表示,正在制定的《纺织印染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基本完成编制工作,2015年可印发实施(以下简称“国标”)。
 
  据了解,对于纺织印染废气而言,很多企业目前还没有意识到废气排放的严重性。由于监测技术不完善,废气排放的控制也一直得不到重视,很多企业只能参考《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相关标准来控制废气排放。这一次,国家要科学地控制纺织印染废气,专门针对纺织印染行业制定相关排放标准。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多个行业进行工业废气重点治理,纺织印染行业是其中之一。2008年,我国纺织印染行业VOCs(挥发性有机气体)排放量分担率为8.8%,占工业过程VOCs排放的30%以上。VOCs与PM2.5二次气溶胶形成有直接关系,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大。“国标”中相关指标的空缺一直使相关治理缺乏依据。
 
  “这次''国标''的出台,弥补了治理标准,也将纺织印染行业的污染治理纳入到了法治的轨道。”袁建龙说。
 
  袁建龙认为,国家出台强制性政策,有利于纺织工业今后的发展。特别是以出口贸易为主的纺织产业,执行“国标”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同样,对于国内纺织产业的成长来说,也是必须补足的功课。
 
  废气排放标准出台后,在标准强有力的约束下,纺织企业势必要加大废气治理,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随着标准的出台,印染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将进一步加大,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环保压力,部分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或将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以创新降能耗
 
  在谈到如何把新环保法和将要实施的国标落到实处时,袁建龙说,新环保法和国标对于河南纺织业来说,既是压力,更是挑战。河南要以印染、化纤、棉纺织行业为重点,应该和行业已经开展的节能、节水、减排、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结合起来,将新环保法和将要实施的国标落实到原料、生产、回收等方方面面。通过设备改造升级和技术创新,实现节能减排。
 
  印染行业。重点开发散纤维染色、纱线染色产品;积极推广涂料染色、数码印花、转移印花等产品;重视研究各类生态及环保技术标准、规范,加大生态纺织品开发创新力度。在技术改造升级方面,推广应用高效低耗环保的涂料印染、转移印花、气流染色、短流程前处理、生物酶处理、冷轧堆、松式节能烘干等新工艺;推广应用电子测配色、自动配料、数字在线监测;实施废水废气余热回收、中水回用和废水深度处理等新型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节能减排。
 
  化纤行业。加强涤纶、锦纶、粘胶、氨纶差别化、功能化纤维产品研发,发展医卫用纤维,提高新型纤维产业化比例;鼓励芳纶、溶剂法纤维素纤维、超高强聚乙烯纤维、聚乳酸纤维等新型纤维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在技术改造升级方面,加强尼龙产业链配套建设,提高聚合装置单线生产能力,降耗节能;提高粘胶纤维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水平。
 
  棉纺织行业。以纯棉针织产品为重点,发展色纺纱等高附加值品种;推进非棉天然纤维和差别化纤维等新型纤维开发应用,生产高品质纱线和织物;积极发展休闲面料等特色品种。在技术改造升级方面,鼓励采用新型、高效、节能设备,加快技术升级改造,提高“三无一精”的比重;支持企业采用连续化生产设备;鼓励采用环保浆料;推进高效智能空调系统、建筑物节能、电机变频、新型照明等节能技术改造。
 
  以循环赢未来
 
  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那么,“低碳经济”在河南纺织行业的落脚点在哪里?
 
  袁建龙的回答是,在循环利用上,以循环赢未来。他认为,将来世界经济体的竞争,必然是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规则的竞争。比如印染行业的废水废气余热回收、中水回用和废水深度处理;化纤行业的废水、废物、废气综合治理、回收和再利用;废旧纺织品服装的纤维回收与加工再利用等,循环利用的方面很多,潜力巨大。
 
  袁建龙还明确提出,2015年~2020年,河南纺织全行业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年均降低5%、水耗年均降低7%、废水排放量年均降低7%以上的目标。
 
  “坚决执行新环保法,只有以低碳化竞争、环保化竞争取代同质化竞争,河南纺织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袁建龙表示。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