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日本厂商积极布局机器人在华市场

日本厂商积极布局机器人在华市场

已有79967次阅读2015-06-01标签:机器人 日本

  自2013年开始,广东、浙江和江苏等省份相继推出了“机器换人”的政府计划。例如浙江省就计划投入5000亿元,未来5年内每年实施5000个机器换人项目,推动工业生产方式由“制造”向“智造”转变。
 

  但市场早已先一步做出了反应。2013年,中国第一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买家。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显示,2013年中国市场规模约为3.7万台。今后受工资上涨和劳动力不足等影响,中国市场上的工业机器人有望以年率15%以上的速度扩大。而世界市场的增速预计为6%,中国的高增速非常突出。
 

  日本机器人制造商已洞悉到了中国市场的这一新机会,纷纷将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生产线迁往中国。
 

  日本控制设备巨头纳博特斯克将自2016年起开始在中国生产工业机器人用核心零部件。将投资近50亿日元新建工厂,面向中国市场每年生产10万台工业机器人。
 

  纳博特斯克目前在全球市场占有约60%的份额,该公司整体的年产能力将增加约20%,达到70万台。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已经扩大至超过日美的规模,在中国生产的必要性正在提高。
 

  纳博特斯克将在中国生产的是,嵌入工业机器人关节部位的精密减速器。一般来说,每台机器人要使用6个,可以起到增加货物运送能力的作用。作为该公司唯一的生产基地,三重县工厂的开工率已经超过90%,增产空间越来越小。
 

  目前正在江苏省和上海市等地寻找工厂用地,力争2016年上半年使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左右的新工厂投入运行。2016年将生产10万台,计划在关注市场扩大速度的同时,到2020年提高至20万台。
 

  在中国,2013年不二越和安川电机建立了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而川崎重工业也将于2015年启用新工厂。据安川公司相关人员透露,安川机器人常州工厂开始正式生产,产能已经达到超过每年1万台。
 

  而这些机器人将发往中国各地那些需要替换工人的工厂。
 

  实际上,发那科和安川电机两家日本企业占据了工业机器人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在医疗机器人领域,日本制造的可穿着型机器人也在欧洲首次被认证为医疗器械。日本正在不断推进类似的技术革新。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与新能源和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的统计,日本国内的机器人市场在2035年预计将超过9.7万亿日元的规模。其中,包括灾害救援等的服务领域机器人市场预计将增长至4.9万亿日元的规模,发展前景广阔。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