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光伏制造业再陷危机

光伏制造业再陷危机

已有74868次阅读2015-10-14标签:利润 制造业 光伏
       在整个行业的重心转向应用领域的时候,中上游的光伏制造业如何发展,备受关注。

    统计数据显示,光伏制造业的盈利能力仍然延续好转趋势,但具体到不同细分领域,则表现有所分化,电池片/组件板块的表现,要明显好于硅料/硅片板块。

    尽管就行业整体来看,收入以及净利润仍然保持上升趋势,但具体到一些上市公司来看,则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一些公司的收入则有所下降。

    而较好的消息是,收入的下降并没有影响到成本管控,作为近几年行业主要驱动力的降成本趋势,目前来看仍然在延续。

    不过,对于光伏制造业而言,在几年持续的降成本后,是否还有进一步降成本的空间和积极性,则不仅直接关系到制造业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光伏行业的良性循环问题。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认为,就目前的情况看,价格不会像前几年下降那么快。换句话说,成本下降的空间已经挤得差不多了。

    王勃华还表示,在行业热点全都转向应用的时候,对整个光伏行业的发展未必是好事,尤其是制造业企业仍然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一些关键技术和关键领域的技术的升级和创新。

    作为一个延伸众多环节的行业,如何持续的通过技术升级来降低成本,并提升行业的竞争力,可能并非易事。就目前的动向来看,一些企业为了在技术升级上有所作为,大有走“全产业链”的势头,包括在一些细分环节投入更多的自主研发力量。

    板块表现分化

    隆基股份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其硅片收入为11.65亿元,同比下降9.81%,该板块的毛利率为20.85%;电池片的收入为1.3亿元,毛利率为23.56%;太阳能组件的收入为2.44亿元,毛利率为11.89%。

    根据*ST海润的数据,上半年共完成组件销售344.69MW,较上年同期减少36.54%;电池片销售117.62MW,较上年同期减少19.60%;实现营业收入18.9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2.93%。

    对于营业收入下降,*ST海润给出的原因主要是EPC项目及项目用组件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就更详细的数据来看,*ST海润的组件收入为11.69亿元,毛利率为10.47%,大体与隆基股份相当。

    而就整个行业来看,表现也大体如隆基股份,电池片/组件板块的收入增速要好于硅料/硅片。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电池片/组件板块净利润同比大幅改善,是所有子版块中净利润提高最快的领域,同比增长93%,收入方面,增速则保持在20%。

    而受多晶硅料价格下跌的影响,硅料/硅片板块收入同比仅增长6%,净利润同比下滑13%。

    降成本潜能殆尽?

    从一些公司公布的数据来看,尽管收入增速有所下降,但数据也显示出,在成本方面,仍然在继续下降。

    隆基股份的数据显示,其成本下降的幅度要更高于收入下降的幅度,这也使得其毛利率进一步出现增加。其中,硅片的毛利率增加4.08个百分点,多晶硅料增加9.93个百分点,组件毛利率则增加11.47个百分点。

    不过,在王勃华看来,制造业是否还具有进一步降成本的潜能,值得关注。

    王勃华表示,最近5年是光伏制造业技术进步最快的时期,基本上每3年转化效益提高一个点,多晶硅电池转化效益到2014年的时候达到17.6-18.5%,虽然在高效电池方面差距还比较大,但是我国整体的水平在国际上仍处于先进水平。

   “在这几年里面,不管是普通的多晶硅技术,还是高性能的多晶硅电池,还是N型单晶硅等,包括IDC、MWT等等一些新技术方面,我们都已经有了大量的储备,主要的组件企业、电池片企业,都已经有了非常多的突破,应该说现在正是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技术升级的一个关键阶段。但非常遗憾的是,目前对于光伏产业的投资,主要局限于建设光伏电站方面,导致制造业的投资、制造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仍然没有突破,这将会极大的制约和影响到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和能力。最后极有可能的局面是,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市场做大,结果技术让别人领先了,这个时候,我们再从国外买技术,将是非常尴尬的局面。”

    显然,对于行业内的单个企业而言,面对一个延伸出如此众多环节的行业,仅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转型升级,并非易事。或也正是因此,目前业内一些企业为了在技术升级上有所作为,大有走“全产业链”的势头,包括在一些细分环节投入了更多的自主研发力量。

    隆基股份在其半年报中就表示,将全面推行连续加料技术、薄片化技术与金刚线切割工艺在太阳能单晶硅棒/片生产环节的应用,着力提升新技术产品的销售份额。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