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数字欧盟”和“互联网+”开启中国发展新模式

“数字欧盟”和“互联网+”开启中国发展新模式

已有75931次阅读2015-10-19标签:互联网+ 传感器 数字化

       当然,欧洲和中国的数字化事业所包含的远不止普遍覆盖的宽带。免费无线网络以及大数据流通那样简单;数字经济将会给每一个商业领域带来革命,迫使几乎每一个产业改变运作方式,带来史无前例的新的经济机遇,使数以百万计的人重新就业,参与到民主的经济生活中。

它还会建立一个更具可持续性的低碳社会,减缓气候变化。同时,由于人类开始将地球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新的经济模式也伴随着一种新的生物圈意识;我们每个人都开始承担起地球生态系统保护者的责任,因为这个生态系统是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载体。

此外,不管是在欧盟还是在中国,数字化的通信互联网都正在与数字化的可再生资源互联网以及数字化的自动运输和物流互联网进行整合,以期建立一个超级物联网基础设施。

在物联网时代,每一台设备和电器上都会安装传感器。在这样一个智能数字化社会中,传感器与传感器之间、传感器与物联网用户之间都可以进行联系,并且提供最新的经济活动管理、能源供给以及经济活动转移等方面的信息。目前,全球有140亿个传感器被应用在了资源流动、仓库、道路系统、工厂生产线、电力传输网络、办公室、家庭、商店和车辆上,持续监测它们的状态和表现情况,并把大数据反馈给通信互联网、能源互联网以及交通和物流互联网。预计到2030年,全球的智能网络中将会有超过1000万亿的传感器在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搭起桥梁。全人类将有可能有史以来第一次与任何一个人直接进行合作,使经济活动变得民主化。

“互联网+”革新商业运作方式促进产业新陈代谢

需要指出的是,欧洲和中国的互联网、数字化事业,将会给每一个商业领域带来革命,迫使几乎每一个产业改变运作方式。

互联网对农业的影响可以作为其改变产业运作方式的一个例子。互联网使得农民和消费者能够轻易地在对等网络中进行联系,从而极大地推动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社区支持农业网站能够帮助农民和消费者保持联系并及时共享关于谷物生长和交付时间的相关信息。社区支持农业中没有传统市场中的卖方和买方,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社会公共资源交换产品的提供方和使用方。从某种意义上看,消费者成为了产消者,通过众筹的方式提供生产资料,而最终产品也由产消者进行消费。

目前,世界各地有着数千家从事社区支持农业的企业,其数量正不断上升,这是由于年轻一代对利用社会经济中的公共资源拓展自己的商业选择越来越感兴趣。社区支持农业可能在发展中地区发展得更加迅速,因为当地农民一般没有足够的资金为下一年的耕种进行投资。通信互联网、数字化可再生能源互联网、数字化智能交通和物流互联网之间的融合,再加上电力的普及,可能极大地推动世界最为贫穷地区中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

当然,数字化的通信互联网只是基础,在此之上,通过与数字化的可再生资源互联网以及数字化的自动运输和物流互联网进行整合,可以建立一个超级物联网基础设施。

在这个内容更加丰富的数字经济模式中,联入到物联网的私有企业可以使用大数据和分析方法开发算法,帮助其提高效率,增加生产力以及大幅减少生产和配送货物和服务的边际成本,使欧洲和中国的企业在新兴的后碳燃料全球市场中更有竞争力。

在“数字欧盟”或者“中国互联网+”的模式下,某些产品和服务的边际成本甚至会接近零。这将允许数百万联入物联网的生产型消费者能够在发展中的共享型经济里免费生产和交换各种东西。现在,熟悉数字化技术的一代人已经在生产和分享边际成本接近零的各种音乐、视频、新闻博客、社交媒体、免费电子书,大量的公开在线大学课程以及其它的虚拟产品。边际成本接近零的现象使得传统音乐产业陷入被动,电视产业遭到动摇,新闻和杂志的生存举步维艰,同时也给书籍印刷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

虽然很多传统的产业遭受了冲击,但是零边际成本现象也促使一批新型创业型企业的兴起,包括谷歌、阿里巴巴、脸谱、腾讯、推特和YouTube,以及成千上万个其它的互联网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开发新的应用,建立使分享型经济兴盛的平台,从中获取了利益。

经济学家们承认,接近为零的边际成本对于信息产品产业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直到最近,他们都还一直在争辩数字经济的生产力无法跨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隔着的那堵墙,并不能作用到实际的能源领域和物理属性的产品和服务。这堵墙,现如今已经被推倒了。就像生产信息类产品一样,发展中的物联网将会允许传统的企业以及数以百万计的生产型消费者制造和配送他们自己的可循环能源;在自动车辆分享平台的帮助下,使用无人驾驶电动或燃料电池汽车;在分享型经济模式下,以接近零的边际成本生产越来越多的3D打印物理属性的产品。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