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中国制造2025规划:智能制造≠机器人

中国制造2025规划:智能制造≠机器人

已有74196次阅读2015-12-08标签:智能制造 机器人 中国制造
       智能制造不只针对生产端,衡量标准也不仅仅是自动化率。关键还是要发挥人的智慧,孕育崭新的制造模式,实现效率最大化。焊装自动化率100%,喷漆自动化率100%,国内汽车业界公认难度很大的密封胶涂抹环节,也首次实现100%自动化。大量使用无线射频识别装置、高精度传感器、视觉识别系统,实现了部件规格自动识别、快速机种切换,制造过程及结果还可以自动追溯。

走进刚落成的广汽本田第三工厂,高度智能的自动化生产线代表了国内乃至全球汽车制造业最高水平,也与“中国制造2025”的宗旨不谋而合。然而,如此现代化的工厂,人员效率提升了29%,投资却削减了26%!

“第三工厂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智能’,而是‘智慧’。”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郁俊坦言,拼投资、拼装备,提升工厂的自动化水平并不难,但衡量一个工厂是否先进,不是看谁投资大、谁的自动化率高,而是要看谁能充分发挥人的智慧,通过人与自动化设备的有机协作,实现资源占用最小、效率发挥最大化。

“智能”与“智慧”表面看一字之差,背后对智能制造的理解却是高下有别。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成为焦点。然而,参展企业有的把机器换人等同于智能制造,简单的自动化包装线、集成电路插件机器人都当成亮点;有的理解虽更全面,但透过其庞大的投资计划,完全是一副机器彻底替代人的势头……

其实,与德国工业4.0主攻高端装备、布局智能生产不同,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核心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这是基于我国制造业尚处在工业2.0和工业3.0并行发展阶段做出的现实选择。而作为规划实施的重要抓手,智能制造不仅被赋予了追踪新一轮科技革命大潮的使命,还承担着提升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工业基础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明白了这一点,对智能制造的理解才不至于偏颇。

智能制造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花架子”,花费不菲的资金,要么提高品质,要么降低成本,最终要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智能制造投资也不是越高越好,花多少钱,办多大事,要因企制宜。不然,装备含金量高了,却丧失了成本优势,消费者再不买账,企业就有苦头吃了。

智能制造不是简单的“给机器装上大脑”。提高自动化率能确保生产一致性、提高产品品质,但是,正如许多高、精、尖领域的加工装配依然只能靠经验丰富的老技师完成那样,机器并不是万能的。如何让人与自动化设备有机协作,取长补短,达成资源与效率的平衡,广汽本田的做法值得借鉴。

智能制造再发达,最终还是离不开人,更离不开一国的工业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举例说,一条爱马仕丝巾卖3000多元,一条国产丝巾只卖300元。国内某丝绸企业为寻求突破,挖来了爱马仕的高管,可由于没有那么多法国文化熏陶下的员工团队,设计、工艺最终还是比不过人家。

智能制造不只针对生产端,衡量标准也不仅仅是自动化率。互联网对制造业的渗透和改造将涵盖整个生态链,并孕育出崭新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这显然不是“给机器装上大脑”能完成的。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