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纳米机器人实现石墨烯可控加工

纳米机器人实现石墨烯可控加工

已有102915次阅读2012-04-10标签:纳米技术 机器人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利用纳米操作机器人在石墨烯可控加工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石墨烯基纳米器件的制造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及技术途径。《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在最新一期以封面专题的形式报道了该科研成果。

据了解,纳米操作机器人可定义为能够对纳米尺度物体实现有效操控的机电系统。与宏观机器人相比,它具有超级灵敏、超高精确等特点,可以在极微小尺度下完成宏观机器人无法实现的各种观测、表征和操控功能。2005年,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建立了我国第一台纳米操 作机器人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率先开展了纳米器件加工与制造前沿科学研究。

石墨烯是一种单层碳原子二维结构,具有超高的载流子浓度和电子迁移率,并且电子穿过石墨烯几乎没有阻力,能耗极少。因此,利用石墨烯可以制造出更小、更冷、更快的电子器件,从而解决目前硅基微电子器件制造面临的技术瓶颈。

尽管石墨烯在纳米器件方面已表现出不凡的性能,但本征石墨烯没有能隙,引入能隙的重要途径就是将石墨烯加工成特定的几何构型,因此如何实现石墨烯的可控裁剪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针对该问题,微纳米课题组利用纳米操作机器人开展了针对石墨烯的可控加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石墨烯晶向结构的不对称性,当沿不同方向进行石墨烯切割时将产生不同的切割力,该发现为建立基于纳米力反馈的石墨烯切割方法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实现晶格精度的石墨烯裁剪提供了可行的技术途径。

据悉,自2009年开展此方向研究以来,该团队开展了大量的创新性研究,并在机器人技术和石墨烯加工改性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原创性成果,如建立了石墨烯可控装配方法、大气环境下石墨烯原子精度观测技术、石墨烯晶向快速识别技术以及石墨烯缺陷改性方法等,为纳米操作机器人在石墨烯纳米加工制造领域开辟了新的道路。相关成果先后发表于《应用物理学杂志》、3M-Nano等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并申请了相关发明专利。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