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动力电池企业转型在即 智能自动化生产线或为出路

动力电池企业转型在即 智能自动化生产线或为出路

已有66120次阅读2016-11-09标签:
    随着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传统的制造工艺已经难以满足电池对一致性的要求,取而代之的将是全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和流水线作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必须转型升级。

1

    在“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动力电池传统的制造工艺、分散订单发展模式等很难满足动力电池市场的高质量要求。只有瞄准高精度、全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制造方式,才能满足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需求。

    电池企业力挺产线自动化智能制造正从“概念”落地

    国家工信部发布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重点遴选60个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形成关键领域一批智能制造标准,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随之迎来前所未有的契机。

    随着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传统的制造工艺已经难以满足电池对一致性的要求,取而代之的将是全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和流水线作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必须转型升级。

    弥补动力电池短板智能制造是便捷路径

    特斯拉豪掷50亿美元建电池超级工厂Gigafactory,到2018年实现35GWh产量的目标。超级工厂动力电池生产线高度自动化,厂区大量使用高科技机器人。例如,这些机器人只要通过使用数字地图,就能在工厂里自由巡航,并能用传感器探测周围环境。这从侧面反映出,国外动力电池的前沿技术和生产模式远超于国内。

    我国动力电池企业虽然数量最多,产能最大,并且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掌握了动力电池的配方设计、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技术,生产线也逐步从半自动向全自动大规模制造过渡。但要清醒认识到,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在高端材料与相关基础研究方面,以及电池安全性、可靠性和系统管理技术等方面与国外先进企业仍存在较大差距。

    无论是从国家战略规划层面,还是提高产品质量、比肩美日韩,或者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营收等方面,都需要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尽快实现“智能制造”。

    业内普遍认为,即使2017年出现动力电池产能过剩,但过剩的依旧是低端产能,真正高端的产品仍然会供不应求。对于动力电池而言,单体比能量提高仅仅是性能优越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所有单体电池的高一致性,就像“木桶原理”,整车的动力性能由最差的那块电池或电池组决定。而提高产品一致性,大规模智能化生产必不可少。

    通过严格的生产环境控制,减少人为接触、控制生产的精度等多个方面,可以提高国产电池产品的整体质量,而智能化生产程度的差距也是国产电池企业与国外电池企业产品存在差距的重要原因。

    国家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卞曙光认为,提高动力电池的智能制造水平、完善验证测试方法和标准体系,是中国动力电池发展的关键任务。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