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尝试3D打印人造肌肉

尝试3D打印人造肌肉

已有57730次阅读2017-10-12标签:
 

  〖人造肌肉〗
 

  据外媒《财富》杂志日前报道,现有机器人仍然无法完成精细动作,比如捡起一个柔软物体而不造成任何损伤,为此,哥伦比亚大学的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研究者开发出一种新型人造肌肉,给机器人应用带来巨大改进。
 

  这种人造肌肉由3D打印制成,材料是内部填充了含有乙醇气泡的硅胶基质。这种材料的应变能密度是自然肌肉的15倍,并且能举起重量为自身1000倍的物体。过去研究者常使用气动或液压膨胀的方式来调节牵引压力,但这需要在材料外部安装压缩机等组件。
 

  这些组件设备占用了大量空间,无法制出既小又能独立运行的机器人部件。因此,新研发的合成肌肉内部安装了超薄电阻丝,通过电驱动实现低能耗下简约设备的拉升与收缩运动。
 

  研究小组的负责人,机械工程教授胡迪·利普森向媒体表示,科学界已在机器人概念的研究上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机器人躯干的制造水准却始终止步不前。解决这个难题就像实现生物进化一样不易。机械部件能通过上千种方式进行重塑或变型,而合成肌肉的研发就是为了攻克制作逼真机器人的最后关卡。
 

  近年来,刚性机器人的移动和执行能力越来越强大,各种复杂动作都能迅速完成,只是欠缺柔性。合成肌肉可谓带来了全新的柔软触感,它不仅能达到当前抓取技术难以达到的灵巧程度,还有助于创造特殊的软性机器人。
 

  研究者透露,使用新技术制造出的机器人可以在精细作业中向人类提供帮助,比如制造下一代集成假肢,用户甚至能通过手机等终端实现对假肢肌肉的控制。新研究的下一步是替换合成肌肉中使用的电阻丝,从而缩短肌肉部件的反应时间,提高使用寿命。未来,科学家们计划使用人工智能AI控制运动材料,从而开发更逼真的人形运动机器人。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