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工业网络通信标准之路 中国提议曾被被否定

工业网络通信标准之路 中国提议曾被被否定

已有93687次阅读2014-02-19标签:工业网络 网络通信

  4、标准初露锋芒成企业“防护衣”
 
  在交换机领域,东土等国内企业用的是自己的标准IEC62439-6,拥有自己的专利证书,而且这个标准已经公布给ICE国际标准化组织,所以自然就避免了专利诉讼。
 
  制定标准的目的是力求把自主技术放进去,IEC62439中就有中国2项自有技术。IEC62439的制定意味着,今后我们国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也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IEC62439成为了企业的防护衣,也保护国内企业免受专利诉讼。去年,国外某公司给欧洲所有做交换机的企业发了一封律师函,称这些企业侵犯了MPR的技术协议(IEC62439-3)中涉及的有关专利。据了解,其主要原因是该公司的产品在欧洲市场不如另外一家企业,发律师函就是想通过专利诉讼来维护利益。
 
  在交换机领域,东土科技等国内企业用的是中国主导制定的标准IEC62439-6,拥有自己的专利证书,所以自然就避免了这场诉讼。
 
  “标准就如同一面围墙,帮企业圈了一片地,大家要上这来,得守制定者的规矩。在这个过程中,后来者要想和标准互通、互联,就需要用人家的专利,那就需要交纳专利许可费。其实这就是国外玩专利和标准的高明之处。我们之前都在遵守别人的规矩,比较被动。标准里面可能会埋藏一些知识产权,一不小心就会造成侵权。”薛百华这样描述。
 
  技术、标准和专利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薛百华进一步讲道:“有知识产权的企业之间,就不会相互挤兑,而是相互接纳对方,这就是标准和专利的好处。中国的企业要想走出去,如果不注意这个问题的话,就会很被动。”
 
  核心人物感言
 
  标准极具潜力产业化将给予舞台
 
  中国在工业自动化自主标准中纳入了2个专利,这就意味着以后我们遵循该标准时不用再像DVD时期那样交纳专利费。
 
  在DVD兴盛时期,产业看似红火,生产企业那么多,销量也那么高,殊不知赚取的利润的最大头交给了国外DVD专利的持有者,国内企业只是分得一个小头。我们每生产一台DVD机,要向专利持有者交纳15美元的专利费,而国内所获得的利润主要是加工费,一般在5~10元左右。15美元和5元相比,相差多少倍!只因对方拥有专利、拥有话语权,国内企业拱手相让,处在一个很被动的位置。
 
  此次中国主导制定工业自动化标准,使中国跳出了专利的枷锁,可以100%地拥有产出的利润。而且随着产业化的推进,市场需求的扩大,这方面的优势就会更加显露。
 
  标准真正发挥优势,还要靠产业化的助推。薛百华认为:首要环节是做标准的一方,他们必须要推动,将标准的技术协议置入到自己的产品中。如果不推动,标准就会和产品脱离,也就失去了标准的意义。另外,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只要使用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就不会侵权,这就相当于把客户与知识产权、标准绑定在一起。这样,产业化的发展慢慢地就会带动标准影响力的发挥。
 
  工业自动化网络国际标准推动之所以早先一步,是因为我国TC124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标准技术管理委员会中最庞大、最活跃的标委会之一。并且,为了把业内的标准往前推动,每年都会组织相关企业进行宣传和推广技术标准,这样就可以把产业的应用逐步带动起来。TC124一年针对一个行业进行重点推进,比如:专门请化工行业的领导和客户,推动标准在化工领域应用。同时,也请客户谈他们的实际需求,从而帮助客户通过标准进行解决。除了化工,还会在石油、工厂自动化、铁路、地铁等领域推广。
 
  TC124为设备供应商和客户搭建一个平台,可以把标准化不断推广下去。在这个平台上,标准的推广也可能因标准的不同,推广的时间会大不相同。比如:SDH同步传输的标准,该标准的制定是在上世纪80年代,真正开始做成设备是在2000年左右,经过了15年的时间。
 
  因此,一个标准的推广,关键是企业如何做。薛百华介绍,东土科技在IEC62439标准颁布之前就已经将其做到产品里,开始推广了。当东土的客户用到其交换机产品时,就已符合IEC62439-6标准。现在东土科技将标准推广到ODM客户,未来也有可能做专利的许可,通过许可,使标准推广应用到全球整个行业范围。
 
  中国是专利和标准的后来者,国内企业家们更应该注重专利布局。“专利布局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今后,业界应该养成习惯,做产品时要先检索专利,懂得专利布局,这样在将来市场上就不会受制于别人制定的标准,被别人绕进去。”薛百华强调。
 
  知识产权和标准,是企业未来发展必须要兼顾的事情。需要在这方面争一席之地,否则企业就没有什么前景可言,这实质上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