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新闻 >> 从自动导引车到自主移动机器人,改变在哪里?

从自动导引车到自主移动机器人,改变在哪里?

已有54138次阅读2018-03-28标签:
       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内部物流自动化都是一个经常需要面对的棘手问题。如果能够实现物料运输的自动化,为何还要浪费员工资源呢?为何不将员工资源投入到具有更高价值的工作中?通过实现物料运输的自动化,企业能够优化生产力,更有效地安排交付,从而减少内部生产制造的瓶颈。


       直至最近,传统的自动导引车系统 (AGV) 仍然是内部运输作业自动化的唯一解决方案。AGV 是大型固定装置中的一种常用设备,通常应用于兼具重复性和一致性的物料交付,并且企业需要能够接受大额的初始成本支出和较长时间的投资回报 (ROI)。而今,更为精细、灵活且更具成本效益的自主移动机器人 (AMR) 技术给 AGV 市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虽然 AGV 和 AMR 都可以实现物料运输,但其相似性也仅止步于此。

 

       固定路线 vs 智能导航


       AGV的车载智能性极低,仅能服从简单的编程指令。如要导航,则需采用电线、磁条或传感器进行引导,安装时,通常需要进行全面(且昂贵)的设备更新,在此期间还可能会导致生产中断。AGV 仅限于几种固定路线,因此后期如有修改路线需求,还需额外增加成本并干扰生产制造的进行。AGV 可以探测出面前的障碍物,但是无法绕行,因此一旦遇到障碍物,只能直接停止前进,直至障碍物被人为移除。


       相比之下,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可利用软件对工厂内部绘制地图或提前导入工厂建筑物图纸实现导航。该项功能相当于一辆装载有 GPS 以及一套预装地图的汽车。当汽车设置人们的住处和工作地址后,便能根据地图上的位置生成最便捷的路径。而这与自主移动机器人 经位置信息设定后取送零件的机制如出一辙。AMR 能够利用相机、内置传感器、激光扫描仪以及复杂软件中的数据,探测周围环境,选出到达目的地最有效的途径。它能够实现完全自主工作,而且如果面前有叉车、货板、人员或其他障碍物,它都能使用最佳替代路线实现安全绕行。由此一来,就可以确保物料运送波次保持进度,从而优化生产力。

 

 
       寥寥可数的应用 vs 极高的灵活性


       自主操作使AMR 的灵活性远超于 AGV。AGV 仅限于遵循一条整合到工厂设施中的固定路线,且通常该路线安装于地面上。这意味着其其具体应用将非常有限,且 AGV 在其整个使用寿命期间只能执行千篇一律的运输任务。如果需要改变路线,代价十分高昂,还会造成生产中断,因此不具成本效益。


 


    而AMR 仅需简单的软件调整即可变更任务,同样的机器人可以在不同的位置执行各种不同任务,能够自动做出调整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环境和生产要求。AMR 执行的任务可以通过机器人界面进行控制,或使用针对多台机器人的机器人车队控制软件进行配置,该控制软件能对指令自动进行优先级排序,且可根据位置和适用性选择最适用于某项给定任务的机器人。一旦制定了某项任务,员工就无需花时间协调机器人的工作,将能够专注于高附加值的工作,推进公司的运营成功。


       适用于传统的商业模式 vs 为敏捷业务量身定制


       AMR 的灵活性在现代制造业环境下凸显的尤为重要,在现代制造业环境下,如果需要对产品或生产线进行变更,则务必需要确保敏捷性和灵活性。AMR 对于任何规模设施的敏捷生产均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如果需要移动生产单元,或添加新的生产单元或工艺,则可以迅速且简易地上传新的建筑物地图,或者在现场对 AMR 重新进行地图绘制,使其能够立即胜任新任务。这种卓越性能使得企业能够完全操控机器人及其功能。随着业务需求的发展,工作人员可以轻松地对机器人进行重新部署,从而在高度动态的环境下也能实现生产优化,而无需限制于僵硬的 AGV 基础设施。

 
       成本高昂 vs 经济适用


       虽然 AMR 所装载的先进技术比 AGV 多得多,但是通常而言,它是一种更为经济适用的解决方案。AMR 无需电线、磁条或对建筑物基础设施进行昂贵改装,因此AMR 的启动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且在部署过程中不会造成代价高昂的生产中断。由于AMR 可以快速轻松地部署,因此几乎可立即实现生产效率的攀升。AMR 的初始成本很低,且其流程优化快速,可提供非常快速的投资回报(通常不到六个月)。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长,还可以以极低的新增成本拓展 AMR 应用。


       现代制造业环境不再依赖于昂贵而僵化的传统技术,也承担不起继续使用人力运输物料的低成效成果,尤其是在当今如此供不应求的劳动力市场背景下。自主移动机器人在灵活性、成本效益、投资回报率以及生产力优化等方面均绝对优于 AGV。在某种程度上,所有企业都应该自问:不用 AMR,我们还承担得起吗?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